对很多同学来说,行测片段阅读是事业单位考试中的一只“拦路虎”,因为它的题干往往比较长,而考场上时间又比较紧张,一旦狭路相逢,在有限的时间里,很容易令人迷失在题干的字里行间,犹如“双兔傍地走”,分不清作者说的到底是“雄”是“雌”。其中,尤其是主旨观点题,题量占比大,需要我们在分析完题干之后准确而快速地抓住作者所表达的意图。今天,大家一起来认识一下主旨观点题的一些解题技巧吧。
首先,我们要带着任务去读题,从而避免无效阅读和重复阅读。题干中说了什么,想说什么,怎么说的,通过对文段的整体分析,明确句子和句子之间的关系,准确抓取作者意在表达的主旨观点。其次,带着找到的主旨观点比对选项。从四个选项里,选择与作者意图最一致的一个,特别是当我们陷入“好像两个都对”的尴尬时,要注意观察选项间的异同,结合选项间的区别帮助我们做出正确选择。接下来,我们通过例题来具体感知一下。
【例】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,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。在当下,如何“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、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、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”,已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。试想,如果传统文化失去了与时代的连接、缺少了与现代人的情感沟通和心灵默契,“仅止于几个人在书房中互相叹赏”,那和一堆零散的符号、呆板的素材又有什么区别?只有从“沉睡”中再出发,从“馆舍天地”走向“大千世界”,才能涵养出更具时代特色的、富有创新力的文化自信。
这段文字旨在强调:
A.中华民族拥有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
B.如何让文物“活起来”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
C.文物应走出封闭状态,向公众开放
D.传统文化应加强与时代的连接
【解析】D。根据问法,我们知道读完题干要找到文段中强调的主旨观点。文段开篇告诉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,然后抛出一个问题:如何让这些博大精深的文化活起来。下文通过“试想”引起我们思考:传统文化能否失去与时代的连接、缺少与现代人的沟通和默契呢?毋庸置疑,这是不可以的。所以最后作者表明观点:传统文化必须要出发,要走向“大千世界”。分析完题干我们可以明确,整个文段是围绕“传统文化”这个对象展开论述的,由其面临的问题引发我们思考,最终点明主旨。那我们一起看看,哪个选项与文段主旨是最相符的。
A项,论述中华民族拥有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,虽然说法与文段一致,但并不是作者意在强调的内容,排除。B项,论述我们面对的问题是什么,依然不是作者表达的主旨观点,排除。C项和D项都给了我们一个对策,且要求相似,即开放、连接,这时很多同学就会陷入纠结之中,但是仔细观察,两个选项论述的对象是不同的:一个是“文物”,另一个是“传统文化”。对比之下我们发现,C项的文物只是题干里说到的传统文化的一个方面,表述不全面,排除。故正确答案为D。
综上所述,我们面对主旨观点题时,要明确解题方向,有针对性地读取题干信息,辨明选项异同,避开到底是“雄”是“雌”的两难,选出能够表达作者主旨观点的选项。